首页|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动物植物|UFO|考古|灵异|人物|陵墓|历史|战争|奇闻|宇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长河 > 正文

古人反盗墓设计6大“毒招”

更新:2016-01-01 22:49:58

反盗墓招数六:置放毒物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

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银,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寝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反盗墓招数六:置放毒物

置水银在陵墓中,最着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

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骼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就形成了”尸毒“。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

盗墓,令死者不安,生者不宁。从古至今,盗墓现象从未停止过。盗墓贼各显神通,并且还形成了一些门派。他们穿梭于帝王将相的陵墓之中,攫取财宝。

而古人为保全尸首,在陵墓中往往设置了反盗墓的”毒招“。反盗墓与盗墓的拉锯战就这样持续了千年。

标签:古人 盗墓
    +加载更多新闻
    正在加载中...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