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动物植物|UFO|考古|灵异|人物|陵墓|历史|战争|奇闻|宇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长河 > 正文

老北京民俗:毛猴、面人、兔儿爷

更新:2018-05-25 10:28:25

文化是一种保留,也是一种变化,保留和变化围绕着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传承到今天,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地隐藏在单元楼和四合院里,成为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季里,一个个搜寻的目标。

老北京民俗:毛猴、面人、兔儿爷

毛猴

那还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天,北京宣武门外一家叫“南庆仁堂”的药铺里,有一位配药的小伙计,正因为上午无端被账房先生狠批了一顿而生着闷气。药铺已经打烊了,小伙计点上灯,开始整理蝉蜕。尖尖的头壳,细小的四肢,怎么看怎么像极了长相“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于是小伙计灵机一动,取来辛夷做身子,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小东西”便出现了。据民间传说,这就是世上诞生的第一个毛猴。

毛猴精灵可爱,且用料简单,可以被雕琢成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以物代猴,以猴代人,用以转载创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感知和情怀。

灰砖灰瓦的宽敞北房窗明几净,高高的风斗上贴着大红“福”字儿,房檐下伸出的烟囱上挂着防止漏油的铝皮桶,窗台上晒着秋天刚采回来的红柿子。摇煤球、摊煤渣的挥汗如雨,扫院子的热火朝天,滚铁环的小妮子玩得不亦乐乎,戴“红箍儿”的居委会大妈认真负责,正拿土喇叭宣讲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幅老北京声情并茂、具体而微的“立体漫画”,就出自于光军先生的妙手。

1986年开始做毛猴的于光军先生,现在已经是京城小有名气的“制猴专家”了。

“在毛猴作品的制作中,最难的其实不是制作毛猴本身,而是制作场景中的道具。”于先生介绍,“毛猴本身很小,所以他们拿的、用的、吃的、玩的就更小,只有比例合适了,才会真实。”于先生说着拿出了几架超微缩的小风车。“你看这些个风叶,每根都不到一毫米宽,我粘它们的时候连气儿都不能喘,因为出一点气儿就会把它们全吹跑了。就这三架小风车,足足粘了两个小时。”我们凑过去仔细瞧了瞧,可不是吗,每架小风车有三个风轮,一个在上面,两个在下面,用极细的小木条接着,顶上还有个小红旗,和真正的风车一比,是一般模样,却只有一根火柴棍大小。更惊奇的是那些不足一毫米宽的风叶上,竟然还被染上了绿、粉、白三种颜色。

面人

如果笔者说在拳头大小的葫芦里,可以盛下108位身姿各异的绿林好汉,您一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可在“面人郎”传人郎志丽的手里,这却变成了事实。细细看来,葫芦里缩微的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虽然每个都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但无论是眉眼虬髯,还是衣饰褶皱,甚至人物的秉性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郎志丽从小跟随父亲郎绍安学习制作面人,小巧精细、呼之欲出是“郎派面塑”的最大特点。面塑创作“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特别是“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通过搓、捏、揉、滚、压、揪、挑等技法,对细节充分拿捏,反复勾勒。从衣服褶皱的颜色,到旗子上的字迹图案,场景中的雕梁画栋,再到人物的眼睫毛、双眼皮、头饰发髻,无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细致入微。

除了继承,郎志丽还对父亲的传统技艺进行改良,注入了自己的智慧。例如在勾勒人物的鼻窝时,她就将父亲“一道印儿”的手法改良为“反复按”,使其能有一个更为真实和圆润的弧度。另外利用葫芦和核桃为展示空间,创作大型场景和寓言故事也是郎志丽独创的技法。

温馨提示:

“面塑”俗称面人或江米人,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在宋朝的《东京梦华录》及清朝的《扬州画舫录》等古籍上均有记载。“面人郎”的创始人郎绍安被称为北京面人的“泰斗”。

兔儿爷

粉白嫩生的小脸蛋儿涂一点胭脂,长长的白耳朵上描着浅红,小巧的三瓣儿嘴,细长的丹凤眼,拿上药杵,骑上老虎,走喽,驱魔治病去喽!

老人们都还记得,这几十年前的北京城里,一过七月十五,兔爷摊就摆出来了。前门外、鼓楼前、西单、东四,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摊位,摊儿上搭着楼梯式的木架,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爷山”。

“兔儿爷可有来历。”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泥塑大师双起翔眯起眼睛说,“嫦娥不是有一只玉兔吗,这小兔平时就在月宫里捣药,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可是它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它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所以后来兔儿爷大都是一身戎装。”

提起双老爷子,那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兔爷传人,今年77岁,自己住在朝阳区豆各庄的小院里,家里种着葫芦、柿子,一间北房墙上全挂着京剧脸谱,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屋里各式各样的兔儿爷:它们有的还没安上耳朵,但乖巧的小模样让人怜惜;它们出没在小屋的各个角落,聪明调皮,这情景把人带回童年时光;它们衣冠毕具,披着甲胄,骑着黄虎和黑虎。

“咱北京的兔儿爷特点是骑着坐骑,透着一股威武劲儿,特别是骑虎的。这兔儿爷做好后要先上一层白底色,然后开眉眼儿,你看这眉毛,小动物都是只有几根长眉,所以兔儿爷的眉是挑尖的。”双老爷子如是说。

一块普通的胶泥,在古稀老人干枯的手里出落得如此灵秀,难怪当年有人提议把兔儿爷当作奥运吉祥物,它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啊。

温馨提示:

1、双起翔为民间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擅长脸谱、兔儿爷等彩塑制作,人称“脸谱双”。2、双起翔的作品在位于东城区国子街的盛唐轩有售。

标签:老北京 民俗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