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动物植物|UFO|考古|灵异|人物|陵墓|历史|战争|奇闻|宇宙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典故 > 正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故事_一寸光阴一寸金什么意思、寓意、出处

更新:2018-12-23 12:12:30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著名的《匆匆》一文,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共鸣,他所表达的核心正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用来形容极短的时间。此句典出唐末诗人王贞白《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后元代同恕在《送陈嘉会》一诗中也写到:“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淮南子`原道训》中曰:“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都是说明寸金寸光阴的道理。

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用“寸”来做时间的量词呢?这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计时器日晷了。日晷,其实是在圭表基础上加以加工而成的。

现代天文学早就告诉我们,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不停地自转。因为太阳位于地球公转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所以我们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年之中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是不同的,也因此物体的投影长短随之变化;而地球自转,使得我们有了白昼和黑夜,在一天之内,物体投影长短更是有规律的不断变化着。上述两种变化,就是利用日晷计算时间的基础——根据日晷上针投影的方位,来测定和计量每天的时刻。

日晷,又称“日规”。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2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便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就投向晷面的下方。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6000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而另一种常见的赤道日晷,其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到这两种日晷的身影。

中国传统的日晷是赤道日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为石质,周边刻有子、丑、寅、卯等12个刻度(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中心且垂直于晷面。晷面和赤道平行,也和地面成一定角度。在阳光照耀下,晷针的影子就好像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地移动(不过是逆时针的方向),晷针的影子指向晷盘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指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也有用晷指日影的,唐《初学记》引潘尼诗:“尺璧信易遗,寸晷难可逾。”唐钱起《钱考功集`送张少府》:“寸晷如三岁,离心在万里。”这里,“晷”即指日影,“寸晷”指一寸长的影子,借指时间。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在内蒙古(山西托克托城)呼和浩特出土的玉盘日晷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日晷,它的年代是秦汉时期。这座日晷呈一尺见方,石材;石板表面平整,中央有一个较大、较深的圆孔,圆孔之外有一半径近4寸的大圆。圆周上刻有69个浅孔,浅孔都标上1~69的数码,并有直线与中央圆孔相连。按69孔所占圆周2/3略加估算,整个圆周是等分成100等份的,每一浅孔占1/100。之所以有一个扇形空缺,想是因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前和落下后都不会形成投影,故晷面的这一部分不必设刻度。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而,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即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因而中国古代还同时使用着另一种计时器——漏刻。直至1270年,意大利和德国才发明了早期的机械钟,而我国则直至1601年,明代 万历皇帝才得到2架外国来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延续着使用“尺寸”来衡量时间的古老方法。

日晷作为古代计量时间的重要工具,经过几千年时光的浸润,今日亦成为有着特殊含义的纪念物。清华大学大礼堂前绿草如茵,正前方就是一座日晷纪念物,下部底座上刻有校风“行胜于言”以及建造年月;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前,也安放着一座日晷。日晷形象的中华世纪坛,更是作为首都迎接新世纪的象征,被人们赋予了种种美好的期待。人们更加记得2008年8月8日,当时钟接近晚8时时,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一道耀眼的焰火随即在体育场上方滚动,激活古老的日晷。日晷将光芒反射到2008面缶组成的缶阵上,和着击打声,方阵显示倒计时秒数。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9、8、7、6、5、4、3、2、1……激动人心的那一刹那,古老的日晷与我们同在。

古往今来,时间总是让人们感到最神秘和深奥的所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时间,也都会在某一刻走完自己的时间。古老的日晷上光影浮动,一寸光阴一寸金——人人都懂,人人都说,然而寸金亦难买寸光阴,有的人穷其一生才领悟得到。

标签:成语故事
    +加载更多新闻
    正在加载中...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