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动物植物|UFO|考古|灵异|人物|陵墓|历史|战争|奇闻|宇宙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 > 正文

古代文明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

更新:2018-05-02 12:48:52

搬进洞穴躲避 灾后重建家园

鉴于泰诺人面临的极端天气,生活在脆弱的茅草顶木制住房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在欧洲人来到这片土地前,村民经常在洞穴附近建造房屋。考古学家认为,由于洞穴可用作遭遇风暴袭击时的避难所,在天气状况极度危险已无法继续留在房屋内时,古代人会选择放弃房屋,搬进洞穴躲避。库珀说,风暴过后,他们又会返回老宅并进行重建,几天之内,他们便可替换被风暴卷走的屋顶和横梁。相比之下,古巴现在的房屋采用混凝土或者砖结构,致使飓风过后的重建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费用也较高。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海岸居民来说,说服他们在遭遇风暴时放弃住房和财物是很难办到的。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从这种类型的古代建筑物上学习很多经验。在坚固支柱上建造的房子允许人们留在海岸,不必理会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但前提是,我们还应在更远的岛屿建造安全的避难所并且可以容纳在遭遇风暴袭击时所有撤离的人。自2004年海啸让马尔代夫群岛的20座岛屿成为不适于居住的地区之后,马尔代夫已开始采取这种方式。利用当地的原料建造住房,同时让这些住房的重建更容易并且费用更低。

住房是一个文明赖以维系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全部,除了拥有住房外,人们还需要食物。库珀及其同事发现的证据显示,除了种植农作物、采集贝类以及其它海洋食物外,泰诺人逐渐让他们的饮食结构多样化,他们会在新到的地区捕鱼并且与岛上的居民交换食物。在所处环境和形势趋于恶化时,这种方式下扩大的食物选择面可能充当了“安全带”的角色。

标签:古代文明

热门文章推荐